垓下之围读音
编辑:乔菡羽
•
来源:网易
•
2025-04-08 17:15:00
垓下之围的读音与历史故事
“垓下之围”是《史记》中记载的一个著名历史事件,讲述了西楚霸王项羽在最后关头被刘邦大军包围的故事。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,也反映了他悲剧性的命运。那么,“垓下之围”的正确读音是什么?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历史意义呢?
“垓下之围”的拼音为 gāi xià zhī wéi。“垓”字在这里指代地名,位于今天的安徽省灵璧县境内;“下”表示方位;“围”则指包围的意思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场激烈的军事对抗。
据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记载,公元前202年,刘邦联合韩信等人对项羽展开总攻。项羽率八百骑兵突围南逃至垓下时,已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。夜晚听到汉军唱起楚地民歌,项羽感慨万千,感叹道:“此天亡我也!”随后,他与虞姬诀别,挥剑自刎于乌江边。这场战役标志着楚汉之争的结束,也成就了刘邦建立汉朝的伟大基业。
“垓下之围”之所以令人动容,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次失败的记录,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。项羽虽败犹荣,他的豪迈性格和悲壮结局让人敬仰。同时,这一事件也提醒人们,成功并非仅靠力量,还需要智慧与策略。
总之,“垓下之围”不仅是历史上的重要篇章,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。通过了解这段故事,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性、战争以及成败之间的复杂关系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标签: